1、有一网友曾在新浪微博上留言说:
“本人就是有处女情结,非处不娶!”很快的,这位“处情男”就被多个网友,骂了个狗血喷头:“直男癌”“物化女性”“一辈子单身狗”“LOW爆了”“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人”
曾有另一网友在天涯网上也开了个话题:“我到底该如何消除本身的处女情节,我明知这很狭隘,可还是无法调节心态。”
同样的又是上百个回答,却大多是在说:“处女情结有什么错?”“干嘛要调节?”“别被洗脑了”“处女情结是男性本能!”如何看待处女情结,无疑是当前社会长期性的、最被广为争论、意见不合最大的公共话题了。
有微博大V不禁感叹:“上网十多年了,看你们吵了十多年了,唯一不变的就是没有任何改变。”当争论无法解决问题,先闭上嘴,把目光放远,看一看处女情结,将会走向何方。
2、1996年,台湾地区有档名叫《非常男女》的电视相亲节目相当火爆,其中有期节目,有一位来相亲的男嘉宾,三个字概括:高富帅记得节目第一轮相亲环节叫“一见钟情”,高富帅获得了对面全部10位女生的爱戴票。
第二轮相亲环节开始后,在主持人胡瓜的连番逼问下,该男神终于招架不住,承认他有过几段爱情,再次的投票,男神已经剩下3、4票了。到最后一轮,主持人突然问了男神一问题:“你,还是处男吗?”男神犹豫了一下,说:“对不起,这是个人隐私。”全场一阵静寂,随后开始窃窃私语。
第三轮结束后,男神得了0票。20多年前的中国台湾地区,一位适婚年龄的男子,被问到是不是处男的时候,只是没有明确回答,是会引起大众非议的。
2009年,台湾著名娱乐访谈节目《康熙来了》请来了曾经的童星郝邵文接受访谈。主持人小S逼问起他的感情,郝邵文最后羞涩地说他还是个处男,全场静默了一下,随之而来的是一串哂笑。那时的郝邵文,才20来岁,他说他是处男,却会引来惊诧。
从1996年,到2009年,短短10年时间,中国封建时代以来所构建的性保守壁垒,在中国台湾地区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。而现在,已经是2020年。
正在各方面迎头赶超台湾的大陆地区呢?同样的经济、信息急速发展,同样的晚婚晚育,同样的城市化,大陆会用多久来完成性不雅观念的彻底转化呢?首先,不管多久,大家都很清楚的是,若性开放的“洪流”彻底冲来,处女(男)情结者就堵在那溃堤的口子上。
3、几年前,腾讯网曾做过一个有关处女情结的调查,调查结果显示有87.74%的男人,或轻或重地在乎本身的老婆是不是处女。
2年前,凤凰网也做了一个同样的调查,其比例已经降了将近一成,速度并不算快,然而,这只是高速跑车刚踩油门时的速度:也是在之前,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发布了《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》调查结果显示,中国人的第一次性行为平均年龄,已从80后到85前的22.17岁,断崖式降到95后的17.71岁。中国的性开放“洪流”,其实已经彻底冲来。
当许多人围绕着处女情结这一不雅观念,正热火朝天地从各种角度争长论短的时候,时代的洪流是不会去管孰是孰非的,它只是按照它该有的速度冲刷着。
4、大学时在宿舍,有时晚上会聊到处女情结,舍友小吕说他性不雅观念不算开放,但也没有什么处女情结,大家问何故?多少总会有点吧?舍友小林是个深度的处情男,他说:“你就不怕她一直想着她的前男友吗?”小吕躺在床上,抽着烟,神态淡然地说:“我有信心让我成为对方的最爱。”
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曾就处女情结者提出过一种不雅观点:大多数被处女情结所困扰的男生,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在爱情上自信不足,也由于缺乏自信,他们往往在内心给本身树立了一个虚幻的、强大的、如影随形的情敌,在与伴侣的前男友的比力中,男生免不了钻牛角尖甚至熬煎伴侣,最后好好的一段感情往往走向崩盘。日本情爱小说大师渡边淳一说过一段话,正好承接了这一不雅观点:男人若非要以处女与否为择偶标准,这意味着他一开始就败下阵了。
5、有一心理医生曾在个人公众号上,说过一个案例:患者小凯称他上了大学之后,觉得大学真的太开放了,不少人交往没几个月就可以去开房,那时的小凯对大学的爱情氛围是很不屑的,他觉得真爱,就应该像古人那样从一而终。小凯开始经常抱怨世风日下,生不逢时,那时他最常说的是:现代的人,已经没有爱情了。整个大学四年小凯都沉迷于2次元里,靠着动画、小说里的爱情故事安慰着本身。
大学毕业之后,工作没多久,小凯的心态终于彻底失衡了,他下定决心告别处子之身:“既然找不到真爱,不如趁年轻时好好玩一把。”很快的,小凯就匆忙找了一网友开了房。那之后,小凯在性放纵的路上开始飞驰,约P,一夜情,P妓,各种花样玩了个遍。小凯32岁的时候,已经经历了两段婚姻,每一段都没撑超过两年。小凯对心理医生说:“我真的对现代婚姻里的爱情感到麻木。”
医生说:“不,你从未体验到真正的爱情,也从未树立起现代式的爱情不雅观。”性开放,不等同于性放纵,放纵了性,也就放飞了真爱。现代式的爱情不雅观是什么?八个字:积极寻找,认真对待。
6、去年春节过后去买夜宵,店主在抱怨,禁放鞭炮的力度一年比一年重了。我说,这是城市啊,放鞭炮也太吵了,早就该彻底取缔了。店主说,可是过年,不就是得热闹吗?我没法辩驳,有些不雅观念,你没法分清对错。
然而最后店主却本身感叹道:年味真是越来越淡了,可大环境是无法改变的,不能接受也得去适应哎。店主虽然无奈,可话是在理的。
年味越来越淡了。比来这一二十年,许多不雅观念变得飞快。时代在变,不雅观念在变,人的心态也应跟着去调节。
古代女人裹小脚习俗被拔除了,闷闷不乐的是小脚控的男人们。当代社会晚婚晚育愈发遍及,想早日抱孙子的家长和子女关系就开始紧张。独生的一代成长起来后,其独特的价值不雅观也常常引来非议。
而同样的,当婚前性行为正渐渐成为主流,不雅观念变化所带来的阵痛也将影响一代人,在这过程中,那些无法适应的人所有的纠结、煎熬,在变化完成之后,都将被社会所淡化,如同过往的每一次不雅观念变化那样。
只是在变化的过程中,活得明白的人会懂得一个道理:不管在哪一个年代,不管开放或者保守,好男人和好女人,永远是那么的多。
7、其实中国古代并不一直都有处女崇拜的,三国时期的曹操就独好人妻,在唐朝,婚前性行为已经相当遍及,那时的女子离婚改嫁,亦不受道德批判。
直到宋代,以朱熹和程颢为首的学者提出了“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”这一不雅观念,那之后中国的处女崇拜开始愈演愈烈。在“程朱理学”众多对女性的规范中,最突出的一条就是对婚前贞洁的重视。
从宋朝到清朝,几百年来中国性保守不雅观念形成了一堵强大的壁垒,可这层壁垒却将在短短几十年里彻底坍塌,变迁来得是如此之快,当主流不雅观念正逐步变为支流,“处情男”就成了当前最艰难的群体了,一方面要面对的是外部世界对他们的批判,一方面是内心的无限煎熬。
台湾地区用了大概15年摆布的时间完成不雅观念的彻底转变,现在轮到大陆地区了,虽然转变带来的最后的阵痛仍在影响着相当的一群人,可围绕着性不雅观念变化所产生的是是非非,在不雅观念变化的洪流之下,谁对谁错意义真的已经不大了。在洪流中,是坚守,还是上岸,没有人能代替别人选择。
然而1、20年之后,傍边国的性不雅观念与美欧,韩日,台湾地区同步时,回首我们的过往,你是否能对本身说:我并没有因为社会不雅观念的变迁,而错失了你本该拥有的美好的爱情。
8、前几天问了一个在法国定居的友人:
“话说,法国人有处女情结者吗?”“很少听过。”
“所以大家都有婚前性行为吧?”“有小一部分人还是认为应该保留到婚后,但是很少。”“法国人那么开放,这些人岂不是要被当成怪胎?”“怎么会,各有各的不雅观念,各找各的型,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。”
聊完后,笔者感慨了起来,我们这个社会现在充满了太多的戾气了,有处女情结的人会被批判,有婚前性关系的人会被批判,连那些希望保有婚前贞操的女性一样常常被攻击、嘲笑。
知名学者马前卒在被问到,性开放和性保守哪种更先进时,他给出的答案是:能互相包容才是最先进的。
是呀,什么时候大家都能接纳不同的不雅观念,不再动不动对对方口诛笔伐喊打喊杀,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走向成熟。